发布时间:2025-05-04 点此:345次
5月1日,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内人潮涌动,一场独具匠心的“沉溺式爱好闯关”活动炽热敞开。观众手持“文物探秘卡”,化身“考古小侦察”,络绎于展厅破解谜题——“展厅内与劳动工具相关的展品是哪个?”“古人储粮的器物称号是什么?”……经过爱好互动,文物背面的前史暗码被逐个揭开,参与者在一关关应战中深度接触文明头绪。
上午9时30分,活动正式发动。观众在入口处收取使命卡后,立刻敞开“时空寻宝”之旅。展厅化身为大型实景解谜场,身着古风服饰的工作人员也化身“NPC”藏身文物展柜旁,抛出精心规划的文物标题。参与者需仔细观察展品细节,或结合前史常识作答,每答对一题即可在探秘卡上盖一枚特制印章,集齐悉数印章可兑换考古主题文创盲盒。
“现代餐盘在古代叫什么?”“汉代的陶豆是做什么用的?”——展厅内,亲子家庭、年青游客或停步深思,或火热评论。市民张先生带着10岁的儿子一路闯关:“孩子平常对前史爱好不高,但今日的游戏让他全程投入,不知不觉记住了不少文物常识!”刚结业的车女士一早便来“打卡”:“活动规划太风趣了!我在旧石器文明展厅解锁了打制石器的隐秘,在中华牙璋展厅弄懂了礼器的用处,还收成了文创书签!”
活动现场,不少参与者感叹“博物馆本来能够这么玩”。一位白叟拿着集满印章的探秘卡笑道:“这比单纯看展有意思多了,连我这‘老郑州’都发现了文物里的新故事!”
据悉,这场“沉溺式闯关”仅仅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五一文明菜单中的一道“开胃菜”。假日期间,“考古人讲考古”“非遗螺钿嵌彩”“水中生花·丝上成画”等系列活动轮流上台,让市民在互动体会中感触考古魅力,让熟睡的文物“活”进现代生活。
(正观新闻记者 左丽慧)
本文(包含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一切,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法加以运用,包含转载、摘编、仿制或树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络获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运用,一起注明来历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保存追查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