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13日电 据“工信微报”微信大众号音讯,为贯彻执行国务院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举动布置,进步电动自行车产品实质安全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公安部、应急办理部、国家消防救援局安排修订的强制性国家规范《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以下简称《技术规范》),已于2024年12月31日正式发布,将于2025年9月1日施行,旧版规范(GB 17761—2018)将被代替。
本次发布的新规范首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修正和完善:
一是强化了非金属资料防火阻燃要求,针对弹性软垫资料、纺织品、皮革、电气回路导线等不同类别非金属部件别离规则了防火阻燃目标。
二是清晰了电动自行车运用塑料的总质量不该超越整车质量的5.5%。
三是添加了电动机低速运转转矩、空载反电动势、电感值差异系数的要求。
四是完善了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的防篡改要求,添加了6类防篡改查看办法示例。
五是进步了制动功用要求,减小了车辆最大制动间隔。
六是将运用铅酸蓄电池的电动自行车整车质量上限由55kg进步到63 kg。
七是新增了企业质量保证才能和产品共同性要求,清晰了出产企业应具有与电动自行车整车产能相匹配的整车及车架等首要零部件的出产才能、检测才能和质量控制才能。
八是要求电动自行车具有斗极定位,通讯与动态安全监测功用,其间关于除城市物流、商业租借等经营性用处之外的电动自行车,在出售时可由顾客挑选是否保存斗极定位模块。
九是不再强制要求一切车型均设备脚踏骑行设备,改为由出产企业依据车型的实际需求规划和设备。
十是清晰了电动自行车鼓舞设备后视镜。
十一是要求出产企业清晰电动自行车的主张运用年限,并在铭牌、产品合格证上进行标示。
新规范施行后,将产生以下五方面活跃作用:
一是下降火灾事端隐患和损害。经过削减塑料件运用,以及强化非金属资料的防火阻燃功用要求,能够起到推迟火灾延伸速度、下降焚烧强度以及削减火灾产生时有毒气体释放量的作用。
二是削减交通事端危险。经过严厉约束电动机最高转速等要害参数,保证车辆无法超速行进;缩短车辆制动间隔,下降磕碰事端产生危险;鼓舞设备后视镜,进步车辆行进安全性。
三是有用防备不合法改装。经过完善防篡改技术目标和检测办法,添加互认协同功用,执行“一车一池一充一码”,从技术上大幅进步不合法改装门槛,有利于逐渐削减甚至根绝改装行为。
四是进步车辆全体安全功用。经过添加斗极定位、通讯与动态安全监测功用,便利顾客实时了解电动自行车要害安全信息,一旦产生车辆被盗、蓄电池温度反常或电压过高级状况,可凭借通讯模块第一时刻提示顾客及时处置,然后增强车辆的自动安全功用。此外,还经过在铭牌、产品合格证上清晰标示主张运用年限,提示顾客及时筛选超期服役产品。
五是更好满意顾客日常运用需求。经过放宽铅蓄电池车型分量限值,为顾客供给性价比更高、续航路程更长、运用体会更好的产品;不再强制设备脚踏骑行设备,进步产品的实用性,节省出产成本,也为顾客供给更多的车型挑选空间。
本规范在修订过程中,广泛寻求了广阔顾客、出产出售企业、职业协会、检测认证组织、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等方面的定见主张并加以仔细吸收采用,然后在各相关方的关心和诉求之间尽可能取得了和谐和平衡。新规范发布后,广阔电动自行车出产企业要依照规范要求,赶快规划新产品并进行工艺、设备的晋级,提前推出契合新规范的车型。
考虑电动自行车企业展开产品规划出产并完结检测和认证需求必定的时刻周期,故新规范设置了8个月的出产过渡期:在2025年8月31日及之前,企业既能够依照常规范出产,也能够依照新规范出产;2025年9月1日今后,一切新出产的电动自行车都有必要契合新规范要求。一起,为便于契合旧规范的电动自行车充沛消化,防止社会资源糟蹋,新规范额定给予2025年8月31日及之前依照常规范出产的车辆3个月的出售过渡期,答应出售至2025年11月30日;2025年12月1日之后,一切出售的电动自行车产品均有必要契合新规范规则。需求特别强调的是,顾客现已购买的不契合新规范的车辆不会被强制筛选,可由各地政府依据当地实际状况,凭借以旧换新等方针加速更新换代。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执行好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举动布置,强化电动自行车职业办理,加大新规范的宣贯力度,辅导各地出产企业赶快吃透新规范要求,进一步进步产品实质安全水平,加速职业高质量开展脚步。